学会活动

经典研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①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②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③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④。
万物作焉而不辞⑤,
生而不有⑥,为而不恃⑦,
功成而弗居⑧。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① 恶:丑,与“美”相对。
② 不善:恶。
③ 恒:《说文》“恒,常也”。《易·序卦传》“恒,久也”。一本无“恒也”二字。
④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在第七十三章提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
应”,即“圣人”遵循 “天之道”自然而然地行事。圣人,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⑤ 不辞:一本作“不始”、“弗始”,即不安排开始。
⑥ 不有:一本作“弗有”,不据为己有。
⑦ 不恃:一本作“弗恃”,不自恃其能。
⑧ 弗居:不居功自傲。
【简析】
本章揭示了“道”所蕴含的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辩证性,以及至公无私、无为不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