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子学会是由洛阳市从事老子思想文化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及热心弘扬老子思想文化的各界人士自愿结成的地方性学术团体,旨在通过深入挖掘、研究老子哲学思想及道学文化精髓,普及老子思想,倡导尊道贵德之风 ...[详细介绍]
地址:洛阳市西工区八一路城市杰座503
电话:0379--63300872
微博:http://weibo.com/3564364602
邮箱:lylzxh@qq.com
查看地图 >>
更多>>>
管理之“道”

《道德经》与现代企业管理

——从《道德经》看经营之道及对经营者心性的影响

原载《老子今古》第五期
    作者:杨懿楠(洛阳老子学会会长)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人,《道德经》是人类历史上的不朽之作,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等多领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目前,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渐渐走近,众多的企业界人士经过近年来对西方管理理念的应用渐渐反思,传统文化更适合现代企业且不易产生文化冲突。特别是从《道德经》中吸取智慧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是中国式管理的复兴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且对企业尤其是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者的心性修炼多有教益。对企业的决策、用人、经营、管理等也独具智慧,是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智慧经典和用之不竭的智慧财富资源。

鲁迅先生1910820日《致许寿裳》信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细细揣摩,确实如此。道教源于中国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子《道德经》。《道德经》语言简练,文约义丰,哲理深邃,内容广蕴,博大精深,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思想巨著和不朽圣典——人类生态智慧的百科全书,其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深远。

《道德经》从多领域给人以远古生态的心智撞击和震撼性启迪,使人多受教益。它以“道”为核心和价值取向进行思考,探讨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的原始本末,涉及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人生观、政治观、社会观、战争观、经济观、养性观等“道”的众多本源,试图引领人们从本源上来认识“道”,遵循“道”,最终受益于“道”。“道”是科学的、宇宙的、自然的、原始的、生态的,但当我们从正面离开再转身看过去时,又不免发现“道”又似乎是从思维方面给人们构筑的遵循“道”而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心性以更多影响。所以说,“道”更多体现为感悟有益的精深传统哲学思想。眼下,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正在现代企业界引起新的复兴热潮,成为企业管理的再次突破和变革,这是有别于西方管理思想和模式的中国元素,是传统哲学思想对现当代企业管理影响的异变结果,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决胜,中国式管理的复兴。让我们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和层面出发,发现、窥探、剖析《道德经》对现代经营者的影响因素和心性轨迹。

现从价值观、心性情志、做人态度等方面简述如下:

一、《道德经》对经营者欲念的影响

印度圣雄甘地说过:“人类到目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所满足不了的是人类的欲望。”中国元人杂剧《冠家债主》“楔子”也十分形象写出:“人心不足蛇吞象”,个人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欲望是什么?就是欲念,就是贪欲!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不知足是产生欲念的根源。欲念一方面构成了人们积极向上的追求、抗争,挑战命运、挑战文明,故人类才有更好的文明,更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欲念也易转化为永不知足的贪婪。往往由于过分贪婪而致灭顶之灾。从前些年的禹作敏、牟其中、王宝森到近几年的万氏的新疆德隆再到顾雏军的科龙电器乃至刚刚发生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哪一个不是因欲念的过度无休止膨胀而致。为名、为利贪婪到不顾一切,其实均是欲念作祟。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46章)就是这个意思,没有什么祸比不知道满足所造成的祸更甚的了,没有什么灾难比欲念野心所产生的灾难更无以复加的了。老子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44章)。正是“民之迷,其日固久矣!”(《道德经》58章)。可见圣人所说之透。欲望对于人生的祸福得失关系重大,须不断的修身养性,方能防范私欲为害心身。

当今的经营者应如何控制内心的贪欲,颐养性情?不妨多向古人学习。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道德经》7章)这就是古人的养性观,超越利己主义,方能天下为公。正如《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公为私。《书·周官》云:“以公灭私。”所以圣人后退自身,反而自身龙先;度外自身,反而自身保存。不是由于他无私吗?因此,就能够成就他自我。故如《道德经》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所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跳脱传统的欲念,用超脱的思维对待欲念,才能走出周而复始的欲念怪圈。既看重欲念,又把握欲念的公私向背,正邪作用。“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失惟不争,故无尤。”也算是经营者的一种崇高境界了。

当然,对待欲念本身就是一项极难的性情修炼,不是所有人想为之则为之之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吾见其不得已。”(《道德经》29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蔽不新成。”(《道德经》15章)。需要下一番修炼和恒通的功夫。但悟道是一方面,做到又是一方面,也正如恩格思所讲:“知道和做到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愿所有的经营者和企业家在欲念滋生时能多借鉴古人,多思多悟,不使欲念罩眼而受其害。

二、《道德经》对经营者心性的影响

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当创业者经过“摸爬滚打”,完成了血淋淋的原始积累,挣得了“第一桶金”后,或是企业正如日中天之时,多数企业经营者便出现了一时的“惛惛然”,头脑发昏发胀。首先是“骄”性情出现:即由富而贵,贵自生骄。“骄”现象的产生给众多的企业带来生命的早殇和不能健康成长。细究中国企业的功败垂成之因,多数缘“骄”的产生。探究企业经营者的“骄”性情,远离“骄”的影响,是经营者超越自我和企业做强、做大的基础。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9章)。正如老子所言,财富一旦到了金玉满堂的地步就很难控制显富的情性,加之心性的天然本性,便因富而贵起来,有些人甚至开始玩起金钱游戏,显能摆阔,人仗财气,霸性横行,贿官求利,欺弱玩女,欺世盗名,……直至走向最终灭亡。正所谓老子所言:“自遗其咎。”俗话说因富而贵,贵易生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故有众叛亲离之说。因此,经营者最需注意的就是骄性情的产生,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大敌,是企业健康肌体的癌瘤,是引诱企业走向毁灭的魔鬼……老子在《道德经》22章中所说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就是这个意思。不管是立身建业还是做人都应明白水性下流,低洼盈满;列地分民,散财赈贫,与己为安;不固己见,方明事理;不自以为是,才会功业昭彰;不自我炫耀,功自被民众铭记;不自吹自擂,方能有所进步。正所谓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还望经营者们谨记,也正是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中所言:“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经营者应从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其次,《道德经》在影响经营者的心性、用人方面也独树一帜,见地卓著。《道德经》第68章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对经营者的用人指明了方向。作为企业家和经营者要善于运筹、指挥人,绝不能逞凶黩武,而是以德用人,不颐指气使,而是对人谦下。这才是经营者成功的用人要旨。所以老子又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必身后之。”(《道德经》66章)。这才是员工之所以忠实职责,以企业为家的根本所在。再者就是经营者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某些方面均应高于员工,正所谓《道德经》第15章所言:“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些,经营者也应加以借鉴。

三、《道德经》对经营者的做事影响

美国通用电器前总裁韦尔奇有一句话,近些年对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影响均不小,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被众多的企业领袖奉为至理名言,世界真理。其实,与其相类似的话语在2500多年前,老子早就讲过。其思想的深邃、透彻,是韦尔奇所远不能比,是世界人民公认的智慧。当然,对于现代企业来讲,从细微入手,精耕细作,注重细节,确是企业经营管理之法宝。

老子曰:“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道德经》52章)正是这样。如果亲自一线,从细微观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无疑是明智的经营者,能发现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理性思考之后逐一解决,就能避免企业陷入困境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大的企业,治理企业就如治理国家,要全面考虑,哪怕细微之处,就如老子在《道德经》第60章所言一样:“治大国若烹小鲜。”继而老子又讲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63章)。做企业搞经营就是在正经做事,而做事大事小事均需重视,我们往往重视大事而忽略了小事,小事一积再积终成了大事,解决起来就十分困难了。故老子提出,看问题要看到它的正反两面,“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图谋艰难的事,于它的容易处着手;作为伟大的事,于它的细微处起步。正如老子又讲的一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64章)。现代企业讲细节致胜,这就是细节,细微末节。不管是西方的管理理念,还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都有注重细节的做事风格。看来,从细微做事,从点滴开始,是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契合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渗透影响的必然结果。

综述以上观点,不难看出《道德经》的光辉灿烂和魅力无穷,它就像一座蕴含广博的宝藏,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财富,等待人们发现挖掘。《道德经》中的管理智慧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打开“金矿”之门的钥匙,是决胜市场的法宝,更是志在必得者应用《道德经》和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创新中国式管理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