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子学会是由洛阳市从事老子思想文化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及热心弘扬老子思想文化的各界人士自愿结成的地方性学术团体,旨在通过深入挖掘、研究老子哲学思想及道学文化精髓,普及老子思想,倡导尊道贵德之风 ...[详细介绍]
地址:洛阳市西工区八一路城市杰座503
电话:0379--63300872
微博:http://weibo.com/3564364602
邮箱:lylzxh@qq.com
查看地图 >>
更多>>>
道家与养生

养生有道(一)

 

一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一章》

在开天辟地初始的时候,既没有“天”这个名称,也没有“地”这个名称,所以,那个时候可以称为“无”,人体也是这样,人在父精母血正在形成一个小小的生命体的时候,人也不能称作人,经过十月怀胎,一个小胎儿逐渐长大的时候,我们才成为人,因此,人的最原始的状态也是“无”,可见胎儿也是一个名称而已,老子认为世间的一切万物,它的本体都是从“无”中生来,既然“无”,我们又怎么命名他们的属性呢?只有从“无”到“有”的时候,我们才能给它加上一个名字,这时候的“天”才能称之为“天”,“地”才能称之为“地”,“人”才能称之为人,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我们人生长发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的造化,也就是万物的母体。因此,人体和天地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体,那就是“无”,无中生有的规律就是“道”。

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号轩辕氏,道教尊奉的古仙。因其对民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为后世长期传颂。黄帝认为,高明的医师不仅仅治疗已经患病的人,而重点在于调养未病的人,养生要根据日月的运行,寒暑阴晴的变化,四季节气的转换规律来调整身体。

黄帝问岐伯: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显得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纵欲,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精气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黄帝内经》上说:上古时代有称为“真人”的人,掌握了“道”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

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

还有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

二、 人是道的产物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五十一章》

人之所以为人,完全是凭借“道”演化生成的,在这样生存演变的过程中,有许多生物都灭亡了。恐龙不能说不够强大,但是,这个物种在很早的时候就灭绝了。这表明,人能发展演化到今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人类的道德水平远远超过了其他的生物。至于人的身体机能,只是对人的存在形式的一种固定,人通过思想上和生理上适应了自然界的规律,所以从大势上来讲就是顺应了世界的潮流。因此,只有适应自然的趋势,人才能赢得生存的权利。